是中医经典方剂,出自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或《外台秘要》
,属于清热剂中的清脏腑热方,以清肺化痰、逐瘀排脓为核心功效,主治肺痈(痰热瘀血互结证)。以下是综合整理的相关信息:
一、药物组成与剂量
基础方剂(现代常规用量):
苇茎(或芦根)60g:甘寒轻浮,清肺热、生津液,为君药。
瓜瓣(冬瓜子)30-60g:清热化痰、利湿排脓,助苇茎宣通肺气。
薏苡仁30g:上清肺热排脓,下利肠胃渗湿,为臣药。
桃仁9-24g:活血逐瘀,兼润肠通便,为佐药。
煎服法:
先煎苇茎,去滓后纳入余药,煮取药液分次服(古代以酒煎增强药效,现代多用水煎)。
二、功效与主治
核心功效
清肺化痰:针对痰热壅肺导致的咳嗽、黄稠痰。
逐瘀排脓:化解瘀血与脓毒,改善胸痛、咳腥臭脓血。
抗炎免疫调节:现代研究显示其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,减轻炎症反应。
适应症
肺痈(肺脓肿):咳吐腥臭脓血,胸痛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
扩展应用:大叶性肺炎、支气管扩张、慢阻肺急性发作、肺癌辅助治疗(痰热瘀阻型)。
三、方解与病机
病机:热毒壅肺→痰瘀互结→血败肉腐成痈。
配伍特点:
清化结合:苇茎、冬瓜子清热化痰,薏苡仁渗湿排脓。
活血通便:桃仁化瘀,与冬瓜子协同促进痰瘀从大便排出。
药性平和:凉而不寒,利不伤正,适合肺痈各阶段(脓未成或已成)。
四、临床加减应用
常见加减
热毒重:加鱼腥草、黄芩、金银花增强清热解毒。
痰多气逆:加杏仁、桔梗、浙贝母宣肺化痰。
气虚阴伤:合生脉饮(太子参、麦冬、五味子)益气养阴。
禁忌与注意
孕妇禁用(桃仁活血可能致流产)。
脾胃虚寒者慎用,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。
五、经典医案与拓展应用
肺脓疡:患者咳腥臭脓血,胸痛发热,以苇茎汤合大黄牡丹汤通腑排脓,症状显著缓解。
湿热咳嗽:慢性咳嗽伴黄稠痰,用苇茎汤加桑白皮、连翘等,痰量减少。
肺癌辅助:鳞癌患者痰热瘀结,以苇茎汤加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,改善咳痰、胸闷。
六、与同类方剂对比
方剂 特点 主治
苇茎汤 清肺化痰+逐瘀排脓,药性平和 肺痈(痰热瘀血互结,脓成或未成)。
千金苇茎汤 同苇茎汤,部分文献视为异名
肺痈、湿热咳嗽。
泻白散 清泻肺热,偏于止咳平喘 肺热咳嗽(无脓血瘀阻)。
七、重要文献摘要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治咳有微热,烦满,胸中甲错,是为肺痈。”
现代研究:苇茎汤可通过调节免疫、改善微循环促进肺部炎症吸收。
以上信息综合了多篇权威文献,具体应用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配资知识网,配资免费体验,正规的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