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踩涨停底部选股公式:精准捕捉“回调不破底”的潜力股
在股市中,涨停板往往是资金强势介入的信号,但涨停后股价很少一路直线上涨,更多会经历回调。那些回调时“跌得不深、且不跌破涨停当天最低价”的股票,就像冲锋后短暂休整的士兵——根基未破,随时可能再次发起进攻。“回踩涨停底部”选股逻辑,就是要筛选出这类回调可控的股票,把握二次上涨机会。
一、先搞懂:什么是“回踩涨停底部”?
“涨停底部”指的是股票出现涨停板当天的最低价(而非涨停价),这个价格是当天多空博弈的重要支撑位——能在当天守住这个低价并最终涨停,说明下方有资金强力承接。
“回踩涨停底部”的核心逻辑是:涨停后股价回调,但始终没跌破这个最低价,且回调幅度在可控范围(比如10%以内)。这意味着两点:
- 涨停时介入的资金没有“出逃”,前期支撑依然有效;
- 回调是正常洗盘,而非趋势反转,就像人跑步时的短暂喘气,不是力竭。
这类股票一旦止跌企稳,再次上涨的概率远高于那些“跌破涨停底、回调无度”的股票。
二、回踩涨停底部选股公式:3大核心条件
想要快速筛选出这类股票,可通过交易软件的“条件选股”功能设置以下条件,精准锁定目标:
(一)基础条件:近10日内出现过涨停板
- 作用:确保股票近期有资金强势介入,具备“涨停基因”。若太久远(比如超过1个月)的涨停,参考意义会下降,因为资金可能已经离场。
- 设置逻辑:筛选“涨停日期在近10个交易日内”的股票,锁定近期活跃标的。
(二)核心条件:回调未跌破涨停当天最低价
- 作用:这是“回踩底部”的核心——涨停当天的最低价是资金承接的“底线”,不跌破说明支撑有效,前期介入的资金仍在坚守。
- 设置逻辑:当前股价(或回调过程中的最低价)≥涨停当天的最低价。哪怕回调时短暂跌破,但当天能收回来(收盘价高于涨停最低价),也可纳入范围。
(三)幅度条件:回调幅度可设“大于、小于或等于10%”
- 回调幅度计算:(涨停次日最高价 - 当前股价)÷ 涨停次日最高价 × 100%(以涨停后反弹的高点为起点计算回调)。
- 不同幅度的意义:
- 回调幅度≤5%:回调极浅,说明资金惜售,可能是强势整理,适合追求“快进快出”的投资者;
- 回调幅度5%-10%:回调适中,既洗出了部分短期获利盘,又没破坏趋势,是比较稳健的介入区间;
- 回调幅度>10%但未破涨停底:回调较深,需结合成交量(缩量回调才安全),适合能承受短期波动的投资者。
- 设置逻辑:根据风险偏好选择对应幅度,比如偏好稳健则设“回调幅度≤10%”,想找低位机会可设“回调幅度5%-10%”。
三、实战筛选步骤:排除干扰,锁定优质标的
用公式筛出股票后,还需通过2个细节排除“伪机会”:
(一)看回调时的成交量:缩量回调才可靠
涨停后回调时,成交量需“逐步萎缩”(比如回调期间的成交量比涨停当天少50%以上),说明没有资金大规模出逃,回调是“主动洗盘”而非“被动抛售”。若回调时放量(成交量超过涨停当天),则可能是资金真的离场,即使没破涨停底,也需谨慎。
(二)看涨停的“性质”:优先选“突破型涨停”
涨停分为两种:
- 突破型涨停:涨停当天突破前期高点、均线压力位,且成交量放大,这类涨停的“支撑力”更强,回调后二次上涨的动力足;
- 跟风型涨停:因板块异动或大盘上涨被动涨停,涨停当天成交量一般,且没突破关键位置,这类涨停的回调可能是“昙花一现”,需排除。
四、操作技巧:把握“回踩企稳”的介入信号
选对股票后,别急着买入,等待“企稳信号”更稳妥:
- 信号1:回调到涨停最低价附近时,出现“小阳线”(收盘价高于开盘价),且成交量缩到近期最低(抛压枯竭);
- 信号2:回调过程中,5日均线从向下走平,开始向上勾头(短期止跌信号);
- 止损位:若买入后股价跌破涨停当天最低价(且3天内没收回),立即止损——说明支撑失效,前期逻辑不成立,别抱有幻想。
五、总结:回踩涨停底部,本质是“找安全边际”
“回踩涨停底部”选股公式的核心,是通过“不跌破涨停底”和“回调幅度可控”,找到有资金支撑的安全边际。就像我们买东西,涨停是“原价”,回调是“打折”,但“打折”不能跌破“成本价”(涨停最低价),否则可能是“劣质品”。
当然,没有绝对完美的选股公式,还需结合大盘环境、板块热点综合判断。但这套逻辑能帮你从众多回调股中,快速锁定“根基未破”的潜力股,提高操作的成功率。记住:好的股票,回调时也会“守住底线”,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机会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配资知识网,配资免费体验,正规的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