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丨小妞
编辑丨小妞
一腔热血终成霜,空留球衣挂北墙。江湖不见,并非不念——在篮球这片风大雨急的江湖里,最怕的不是败北,而是被时间轻轻推了一把。
吃瓜群众们坐稳,今天这颗瓜有点苦:35岁的老将常林,和山西男篮在新赛季正式说拜拜,合同到期不续,再见不见,未定。宁波富邦那边忙着“换血”,还给了控卫王俊杰一口顶薪的甜糖,酸甜咸辣同台上演,CBA的秋天像极了一部群像剧。
先把镜头拉回两年前。2022年盛夏,常林一度无球可打,训练馆里他一个人来回跑位,汗从眉骨顺着脸颊往下砸。山西这边正好主力内线葛昭宝受伤,老帅杨学增一拍板:来试试!试训打动人心,常林拿到两年老将底薪合同,年薪约30万。别看钱不多,他第一季就把“性价比”四个字写在了球场上——场均11.3分、8.4篮板、3.6助攻,内线能抗、外线能投、弧顶能策应,在开放进攻体系里,常林打出了职业生涯的“第二春”。
到了上赛季常规赛,他仍是稳稳的那抹砖红:21分钟,7.7分、4.2板、2.6助攻,老将的球商和位置感肉眼可见。可季后赛一来,强度“上天台”,体能“下地窖”,常林的得分掉到4分,命中率只有38%。你要说这不是关键因素,那也太不讲武德了——山西随后决定不续约,年轻化进程提速,江湖上的交接棒,总要找个点交出去。
很多人问:常林到底是被谁耽误了?他自己在采访里说了心里话——在北京首钢那几年,教练雅尼斯要求他更偏防守和篮板,进攻这块被“收着”,最后一年场均也就2、3分,和在江苏场均15分的火力一比,差距摆在那儿。他当时离队说的那句“为了梦想,为了深爱的篮球,坚持下去”,如今听起来更像是给自己打气,也像对那段“被限制”的岁月的轻轻告别。要说“首钢耽误多年”?这话太重,可“体系不合”和“角色定位”这俩词,确实能解释不少事。
弹幕区观点分两派:
- 一派直球:年龄摆在那儿,季后赛就是照妖镜。常林的下滑,是自然规律,谁也躲不过。
- 另一派温柔:从首钢的“防守工兵”到山西的“战术拼图”,常林用两季向我们证明——被看见的能力,不是唯一的能力;不被看见的坚持,才是真正的职业。
而另一边,宁波富邦的操作有点热闹。注册工作一完成,球队大幅调整:26岁的王俊杰直接拿顶薪,198厘米的身高打控卫,防守横移和传球视野都是优势,虽然上季数据降到10.2分、4.4助攻、2.8板,球队依然押宝他未来能再起飞。选秀里,来自北大的208厘米内线李苑鑫进队,CUBAL场均12分、6.8板、2.6助攻,脚步细腻、手感柔软,是内线“可塑之才”。还有从NBL来投的薛傅文,上季11.6分,外线火力点;经验方面,36岁的刘晓宇、34岁的俞长栋挂帅传帮带——数据不亮眼,但控场老练、位置感扎实。内线再添208厘米的鲁吐布拉,5.1分、4.7板,防守稳当,进攻略单一。宁波的目标明确:锻炼新秀、积累经验,快攻转化要快,半场要靠内线“打磨手感”,外线组织靠王俊杰,关键时刻让刘晓宇“稳住局势”。
这波操作,说句圈内老话:有时你以为是补强,其实是补课。上季宁波倒数第四,新季阵容更深,轮换更灵活,主帅大概率会在搭配上备好几套“答案卷”。
再说回常林,很多人把他和娱乐圈里“被角色定型的演员”作比——你永远能演好那个角色,但那不是你全部。北京首钢时期,他确实被放在“防守篮板”的框里;到了山西,他用一地汗水把自己的进攻“打开了窗口”。只是窗口外的风太大,季后赛那阵风一吹,老将的体能和速度还是会露出“岁月纹”。
当事人这边很克制,没甩锅、不抱怨,更多是和感谢;网友讨论也是理性派居多,除了唏嘘“被迫退役”的无奈,还有不少给出职业规划建议:去教练组、做青训、甚至去更适合的联赛当“经验灯塔”。毕竟江湖不只有刀光剑影,还有灯火人家。
类比一下圈里案例:有的人在顶级球队被定位成“工具人”,去了更开阔的平台,反而找回自己——这事在篮球圈、娱乐圈都常见。重要的是,别停下;更重要的是,别被过去的框,框住了未来。
新季的CBA马上要开打,山西按下“年轻化加速键”,宁波用“新老结合”稳步提升。联赛层面,合理流动让实力更均衡,老将的经验与新人的活力交织,才是打一季好戏的底色。常林这样的老兵,即便暂时离开灯光中心,那股子专业和坚韧,已经种在很多年轻人的心里。
最后留一句给常林:江湖路远,别急着说再见。也许下一站是教练席,也许是另一支需要经验的队伍;或者,就把这段故事封存在你最爱的那件球衣里。我们不催你归来,只在某个夜晚的看台上,替你把那句“为了梦想,坚持下去”悄悄念完。
注:本文信息综合自公开报道与采访,旨在传递正能量与理性讨论。如有版权或人物争议,请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。
炒股配资知识网,配资免费体验,正规的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